寒假将尽,又逢佳期,本西国金风玉露相逢之日,天下不羡神仙之徒佳会之机。然年年此时,皆与本人无涉,是故唯目送归鸿,心游泰玄,静坐乎穹庐之下,俯伏作悲咏之调耳。有感于吾之廿载岁月,作自嘲一首,请笑于大方。
自诩隆中客,弹指弃半生。
当年凌烟志,南柯一卧空。
孤鸿悲有尽,江月照无穷。
游生若浮寄,梦转见忽终。
当初构思另有一版,区别在于第三联,一并录入:
自诩隆中客,弹指弃半生。
当年凌烟志,南柯一卧空。
殷忧启悲赋,暖烟锈寒锋。
游生若浮寄,梦转见忽终。
寒假将尽,又逢佳期,本西国金风玉露相逢之日,天下不羡神仙之徒佳会之机。然年年此时,皆与本人无涉,是故唯目送归鸿,心游泰玄,静坐乎穹庐之下,俯伏作悲咏之调耳。有感于吾之廿载岁月,作自嘲一首,请笑于大方。
自诩隆中客,弹指弃半生。
当年凌烟志,南柯一卧空。
孤鸿悲有尽,江月照无穷。
游生若浮寄,梦转见忽终。
当初构思另有一版,区别在于第三联,一并录入:
自诩隆中客,弹指弃半生。
当年凌烟志,南柯一卧空。
殷忧启悲赋,暖烟锈寒锋。
游生若浮寄,梦转见忽终。
今日卧床,游思漫骋,偶得奇感,遂有此作。
学逼人来不自由,项目作业势难收。
满屏代码三千错,一挂霜寒四百秋。
书生意气埋幽径,激扬文字成古丘。
东大门前悲歧路,涵泽湖畔使人愁。
书中焉有颜如玉,布衣怎么万户侯。
躲进小楼成宅男,管它冬夏与春秋!
注释:
先谢国家。再感谢贯休和尚、李白同学、崔颢同学、李贺同学、鲁迅同学以及宋真宗和我朝太祖(本排名不分先后)提供的灵感。
顺便说下,东大门是指我交大庙门,出来庙门对面是什么你们懂的;涵泽湖还有另一个更通俗的称号,你们也懂的。
余尝闻古人有盛世修典之言,郁郁乎文哉之叹。向者稷下争鸣,始有东齐帝业;信陵好士,不知梁王之名;解缙才华,领衔永乐之世;杨慎博学,光耀嘉靖之年。秦人凶恶,焚书坑儒,亡乎佃夫一怒;建虏猖狂,以狱禁文,哀哉伯隅之哭。固知苍生兴于富庶,盛世孕于文华。今盛世不见商弘载,神州遍地贾长沙。图书广博,不见唐诗汉赋;视听繁杂,但闻莺歌燕舞;直栏横槛,匹夫无立锥之地;管弦呕哑,工人有积年之债。昔者董仲舒有天人三策之论,今固知其谬矣。然矿难频仍,三晋故里;赤炎狂舞,金陵旧都。赤地千里,老幼之哭不闻;泥石天降,少壮之运未卜。国库无赈灾之饷,郡县有硕鼠之呼。不亦怪哉?
夫泱泱大国,朝无魏徵之谏,獬豸之裁;野有肉糜之问,箕子之哭。呜呼!世间已无王阳明,百年空叹龚定庵。海瑞刚正,惜无治世之能;唐寅奇才,空负持钵之哀。故知大同之曲空鸣,蓬莱之期何远!余三尺微命,一介布衣,常慕用修渔樵之词,但见满目疮痍,恨难释怀。权作此文,以为笑谈耳。
“不读《窃明》之前,相信袁崇焕帅才无双,关宁铁骑战力无敌,8千骑兵可以打败十万建奴;不读《窃明》之前,相信东林党人清白坚贞,极具才干;不读《窃明》之前,相信明朝皇帝弱智无能,无非木匠、烟鬼;不读《窃明》之前,相信康乾盛世统治下百姓幸福和谐。正如灰熊猫的起点笔名‘大爆炸’,《窃明》真的是一个大爆炸。”这是我前一段一直在阅读的网络小说《窃明》的一段评论(小声说,其实这个评论在某些表达上是有语病的)。如这段评论所言,《窃明》这部虚构的历史穿越小说,却给人带来了一种属于真实历史的大爆炸。
《窃明》的主线是一个再传统不过的穿越类故事,熟读明朝历史的小说主人公黄石,在一次穿越行动中出了差错而来到明末(万历四十六年),而开始了他作为一个现代人、一个历史的先知者的传奇道路——不过,与小打小闹的普通穿越者相比,黄石有一点不同,那便是他有野心。黄石很清楚一点,那便是单论才智,他绝无在这个世界称雄的可能,但是他作为穿越者,有着他人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那便是他对未来历史走向的把握。黄石凭借他的历史知识,来理解这个时代的每个人的性格,所以他知道孙得功会叛变,他知道孔有德是一代名将,他知道阉党会打败东林党,但是东林党也会东山再起,他也知道他最可怕的对手不是努尔哈赤,不是代善、阿敏、莽古尔泰,而是皇太极。更重要的是,他知道历史潮流的大势所趋,所以他拼命引进机械和工匠,制作火铳,训练枪阵,利用天主教结交外国人和控制思想,打造军备优良、纪律严明、意志坚定的近代军队,甚至创立商会和股市,以靖海税为抵押进行大借款打造海军等等。
这些虽是虚构的小说情节,却无疑表达的是作者本人对明朝历史和历史潮流的理解。作者不但仔细阅读了明朝的历史,更是深入地品味了这一段历史。小说甚至在对历史的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袁崇焕是卖国贼”这一大胆推断,写得有理有据,合情合理。不同于冰冷的史书,作者把这一段历史写活了,读这本书的时候,你就好像真实地生活在明末的社会,能够体会那个时代的残酷,也能够感受那个社会的价值观。但这些并不是因为作者的文笔十分美好(事实上,窃以为作者的文笔并不出色),而是因为他对历史的深刻品味。
我一直都想好好地学一学历史,然而可悲的是我们却一直没有机会去系统地学习我们那引以为豪的千年中华文明史。真正的历史,不是演义版的历史,不是百家讲坛版的历史,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版的历史。真正的历史应该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本有源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地探究每一个时代的人们有着怎样的价值观,每一个人物走过怎么样的心路,每一个朝代的每一个决策又对国家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而又是在哪些因素的影响下中国一步步成为现在的样子。我们甚至可以去假设如果没有商鞅、没有董仲舒、没有石敬瑭或者没有朱元璋等等这些影响深远的人物,中国又将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历史为什么不能很真实?而历史又为什么不能被假设?倘若历史都不能去还原,学术都无法去妄想,我们又凭什么插上想象力的翅膀?
《窃明》在对明清的历史研究的基础上描绘了一个自己所理解的明末社会,并提出了许多推论(包括“袁崇焕是卖国贼”这样的大胆推断)。这些推断有理有据,也合情合理。我觉得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学过历史的人。无论这些推断与历史的真相相比是对是错,他无疑比某些声称“研究袁崇焕的人我差不多都认识,就是没见过这个人”的学者要有底气得多。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只有一部《窃明》,就好像我们只有一个韩寒一样。
最近读《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发现这书还真有趣(或者换个词,真扯淡?),下面摘录一些片段,奇文共赏。
一
晋王叫众将来试,只见绿袍队中一将,奋武而出,众视之,乃副将夏日新也,遂骤马持弓,看垛一遭,第二番一箭正中红心,金鼓齐鸣。日新呼曰:“快取袍印过 来!”晋王曰:“只此一箭,未足以当此职。”红袍队中一将,飞马出曰:“看我射来,显汝二人手段。”拽满雕弓,连射三箭,只有一箭中红心。众皆喝采,乃四 太保李从信也。从信曰:“吾中一箭,不得此袍,合得先锋印。”晋王曰:“吾有言在先,汝何犯令耶?”从信默默无言。红袍队中一将出曰:“你二人射中红心, 岂足为奇?看我连射三箭来。”乃大太保李嗣源也。飞马翻身,背射三箭,二中红心。嗣源曰:“吾翻身背射,中却二箭,合得此印与袍。”
言未绝,红袍队中一将,飞马出曰:“汝翻身背射奇,看我射红心。”但见那人:虎皮磕脑豹皮裈,衬甲衣笼细织金,手内燕檛光闪闪,腰间利剑冷森森。
又有诗云:
蜀锦鞍鞯宝镫光,五明骏马玉玎珰,
虎筋弦扣雕弓硬,燕尾梢攒箭羽长,
红锦袍明金孔雀,绿配鞓带束紫鸳鸯,
参差半露黄金甲,手执银丝铁杆枪。
其 人乃李存孝也。骤马到界口,扭回身,连射三箭,皆中红心,众人喝采。存孝厉声大呼曰:“吾今三箭皆中红心,先锋定矣!看我单取锦袍,以示英雄。”拈弓搭 箭,径往柳梢射之,一箭射断柳梢,锦袍坠下,存孝飞马取锦袍披于身上,往来驰骤一遭,下马对晋王面前拜谢。晋王遂令存孝为先锋,设酒相庆。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第十一回,李晋王阅兵试箭
眼熟吗?再看下面一段:
号令方下,红袍队中,一个少年将军骤马而出,众视之,乃曹休也。休飞马往来,奔驰三次,扣上箭,拽满弓,一箭射去,正中红心。金鼓齐鸣,众皆喝采。曹操于 台上望见大喜,曰:“此吾家千里驹也!”方欲使人取锦袍与曹休,只见绿袍队中,一骑飞出,叫曰:“丞相锦袍,合让俺外姓先取,宗族中不宜搀越。”操视其 人,乃文聘也。众官曰:“且看文仲业射法。”文聘拈弓纵马一箭,亦中红心。众皆喝采,金鼓乱鸣。聘大呼曰:“快取袍来!”只见红袍队中,又一将飞马而出, 厉声曰:“文烈先射,汝何得争夺?看我与你两个解箭!”拽满弓,一箭射去,也中红心。众人齐声喝采。视其人,乃曹洪也。洪方欲取袍,只见绿袍队里又一将 出,扬弓叫曰:“你三人射法,何足为奇!看我射来!”众视之,乃张郃也。郃飞马翻身,背射一箭,也中红心。四枝箭齐齐的攒在红心里。众人都道:“好射 法!”郃曰:“锦袍须该是我的!”言未毕,红袍队中一将飞马而出,大叫曰:“汝翻身背射,何足称异!看我夺射红心!”众视之,乃夏侯渊也,渊骤马至界口, 纽回身一箭射去,正在四箭当中,金鼓齐鸣。渊勒马按弓大叫曰:“此箭可夺得锦袍么?”只见绿袍队里,一将应声而出,大叫:“且留下锦袍与我徐晃!”渊曰: “汝更有何射法,可夺我袍?”晃曰:“汝夺射红心,不足为异。看我单取锦袍!”拈弓搭箭,遥望柳条射去,恰好射断柳条,锦袍坠地。徐晃飞取锦袍,披于身 上,骤马至台前声喏曰:“谢丞相袍!”曹操与众官无不称羡。
——《三国演义》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台,孔明三气周公瑾
冢外花间两苍茫,
飞蝴蝶,泪寒江。
翡翠池畔,白马踏枯墙。
苍苍蒸民恨未雪,
徒负了倩影无双。
皓雪玉肌水梳妆,
言犹在,情敢忘?
残阳晚落,雪中莲犹香。
携手长城约已诺,
却平添一生惆怅!
江淮岸边狼烟起,石头城下尽鬼妖。
错落枝头困飞凤,碧波渊里跃潜蛟。
塞上长城何方月,柳下扬州谁家桥?
一天云灭紫薇淡,半山血色阿房烧。
白登黯雪绝尘剑,淝水断河霸海刀。
留侯博浪飞沙式,霸王巨鹿扛鼎招。
苍茫乾坤凭风问,人间何处是正道?
掐指曾算三万载,仰天再啸八千朝!
狼烟散尽日初升,
飞马告破咸阳城。
千军威势撼苍山,
百将意气贯长空。
遥看天子临风啸,
孰料功臣无病终?
千载朝暮双色改,
几世浮沉一梦空!
君不见寒水缱绻惹孤舟
一树憔悴两半江流
君不见细雨淅沥染清忧
一瓣飘零两岁清秋
月上云裳月下楼
楼上明月独消瘦
千载岁月皆土丘
人生百年借酒愁